純陽南坑聽聞為八仙嶺中難度頗高的一條澗,因其長久以來遊人較少,澗道中帶刺植物叢生。近年開始多人探索,甚至可以說頗有人氣^,已使得澗的下段較容易通過。但400米高崖段過後,山嶺新生長出的雜草已長得比人高,且夾雜了不少帶刺品種,為探遊者帶來了新挑戰。(這方面可以搜尋一下網上15年的相片,可能因為山火,當時八仙嶺頂的草仍然較短,離澗之途相信相對容易...)
(^筆者年尾回顧,此坑可能為2022年最具人氣荒坑)

一大早到大尾篤,引水道盡頭入澗。(07:20)

入澗小徑有豆...


一大早到大尾篤,引水道盡頭入澗。(07:20)

入澗小徑有豆...

INTAKE1牌,海拔70米,正式入澗。 (07:35)


今日初段並不大水...


快到海拔100米,依然為石河狀。


100米高/水平距離前進120米後... (07:55)

發現原來華南雲實葉底係可以生啡色一粒粒嘢...

之後走進了一個頗為空曠的石河區,小心前進,留意出口較密的。

離開之前幫忙清理一番...

此處為120米/水平距離150米處,有一上攀位,側身攝上去之餘還要躲避帶刺的樹藤,頗好玩的! (08:05)


上去之後依然是密的...

前路似乎好行...

不過密位總是有的...

到此處已經入澗250米 (水平距離),澗道依然會被藤枝所擋但荊棘已經比較少了。 (08:15)


較遠距離聽到水聲,是一高瀑,攝上去吧 (08:20)


中途向下望...

再望向側面,很明顯有前人剪過,如果未剪這個位應該頗難處理的...

到頂之後... 依然是藤枝當道,也有小毛毛蟲 (08:20)



但再向前行,澗到突然疏通了。 (此處水平距離300米/135米高)

之後50米路段,更有瀑有潭。





今日初段並不大水...


快到海拔100米,依然為石河狀。


100米高/水平距離前進120米後... (07:55)

發現原來華南雲實葉底係可以生啡色一粒粒嘢...

之後走進了一個頗為空曠的石河區,小心前進,留意出口較密的。

離開之前幫忙清理一番...

此處為120米/水平距離150米處,有一上攀位,側身攝上去之餘還要躲避帶刺的樹藤,頗好玩的! (08:05)


上去之後依然是密的...

前路似乎好行...

不過密位總是有的...

到此處已經入澗250米 (水平距離),澗道依然會被藤枝所擋但荊棘已經比較少了。 (08:15)


較遠距離聽到水聲,是一高瀑,攝上去吧 (08:20)


中途向下望...

再望向側面,很明顯有前人剪過,如果未剪這個位應該頗難處理的...

到頂之後... 依然是藤枝當道,也有小毛毛蟲 (08:20)



但再向前行,澗到突然疏通了。 (此處水平距離300米/135米高)

之後50米路段,更有瀑有潭。



和青苔石峽...


也有一兩層樓高的小瀑,為之後的路段熱一熱身 (08:40)



上攀後,前面澗道少少陰深,但有舊旅行隊的引行帶...


再向前探,原來已到主瀑... (現210米高)

回望瀑左及來路...

稍作休息,瀑右騎樹根上攀。


到頂回望,再上仍有小斜壁可爬...


上攀後澗道開揚了一小段 (09:10)


235米高,這種密度不難穿過,相信前人開刀不久。



之後繼續有可玩的壁。


265米高...


320米高。到這裏其實澗道依然是幾好玩的...就好似普通一條澗咁😁 不過當然都會有位係比較唔暢通...


嗰條tape帶。(其實左邊手腳位係絕對足夠嘅,呢條嘢就留返做紀念,唔好亂咁拉) (09:55)


上去之後回望...

繼續上,留意兩邊喬林變少。



也有一兩層樓高的小瀑,為之後的路段熱一熱身 (08:40)



上攀後,前面澗道少少陰深,但有舊旅行隊的引行帶...


再向前探,原來已到主瀑... (現210米高)

回望瀑左及來路...

稍作休息,瀑右騎樹根上攀。


到頂回望,再上仍有小斜壁可爬...


上攀後澗道開揚了一小段 (09:10)


235米高,這種密度不難穿過,相信前人開刀不久。



之後繼續有可玩的壁。


265米高...


320米高。到這裏其實澗道依然是幾好玩的...就好似普通一條澗咁😁 不過當然都會有位係比較唔暢通...


嗰條tape帶。(其實左邊手腳位係絕對足夠嘅,呢條嘢就留返做紀念,唔好亂咁拉) (09:55)


上去之後回望...

繼續上,留意兩邊喬林變少。

前面仍有澗貌,也見有入澗所見的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