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起雞公嶺龍潭山,流入蕉徑彭屋的坑中,除了
龍潭坑外,另一條網上資料有人開發過的就是
彭屋坑 (土名
冧湖坑)。雖然只有短短一公里的路段和250米的爬升,由於澗道多時被大量植物所蓋,能涉水而行的澗道並不多,而穿藤上攀的過程更相當吃力。今次上溯,便因為大量澗旁的植物,多次出現「行行下唔見咗條澗的情況」,不見水的情況下,要藤上橫移往谷位、抑或是繼續上攀嘗試之後駁回澗
道,一切取決於力量和膽色。

沿村路入蕉徑彭屋。 (09:35)


於一小橋位入澗。 (09:55)


溯行一小段才發現早了入澗... (10:05)

續向前溯,其實還有另一個入澗位。偶遇村民,也對會有人從這澗上溯感到好奇[1]...
原來剛才左邊的流水就已經是正途...

繼續向上,望向右邊的樹林。

澗道出現了帶刺的懸勾子,小心通過。

110米,澗道原始但仍可涉水通行。(10:45)

小瀑,正攀並不難。

120米,此時到了一個較寬躺的石河區域,發現了引行帶。
之後是一個幾舊石堆成的小瀑布,托起了枯枝剛好中間可通過。
U-Boat石 (歡迎更改)

此處澗貌不像林村的坑...


不過很快打回原形,145米有另一小瀑,正攀而上吧。


155米,澗道突然間消失在植被之下...要仔細留意水聲。

水聲越來越細,是不是走錯路呢?

嘗試向右橫移,水聲越來越大,但仍然不見流水。

橫移後見石河地貌,相信水流應該在底。(11:45)


繼續依靠微弱水聲上溯,繼續有石河地貌。

175米,終於見返水... (12:00)

現時路段基本上都有大量植被,很多時要在植物上爬行,亦要在樹枝堆中穿梭...
水聲又消失了。走邊一邊呢,分別應該不大,反正都是闖林越棘。只要確保身處谷位,方向應該不會錯。


應該大概205米,這條坑有幾棵比較高的枯樹,頗有特色。

縱使植物可能長得比較高,這一段路基本上都是踩在植物上,所以上得非常吃力。


但出口呢?

流水只是曇花一現,只好繼續向上了。先走右邊試一試。

250米,是幾棵高樹,比起被灌木包圍的感覺好多了。


此時遠距離望到右方有一紅色標記,頓時覺得既放心、又興奮,但走近發現只是一紅色樹葉... (13:10)

因為這片樹葉偏離了谷位不少... 既然這樣,反正條澗已經唔見咗,將計就計打右上脊離開吧。


疏林幾好行的,雖然只是相對地疏。

回望對面已經見到雞公嶺的特色草坡。

很快又見到這一邊的草坡。


沿草波上到325米,都係決定直接cut返去另一邊。

回望這片樹林,其實呢個坑對於沒有心理準備的人來說應該是幾地獄的😂
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