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蕉徑近龍潭觀音古廟有數澗,除了比較出名的
龍潭石澗外,從觀音古廟出發沿路上牛潭坳有
坳瀝(土名)流入
小龍潭水(亦是土名)。
坳瀝亦有數右支源起自牛潭山東南坡,左起有
蕉林瀝、
缽樹坑、
廟背瀝和
廟背瀝仔(都係土名)。
探完
牛潭瀝,順便下溯再上溯玩多兩條坑吧。牛潭山軍路近牛潭坳(143m)左轉入山徑。

轉入山徑不足一分鐘已到達152米
蕉林瀝左源澗谷,開始下溯。(12:25)

塌樹藤蔓多,一邊捐一邊下降。


下降到近120米,始見澗坑成形。

接近100米分源位,穿疏林緩緩下降。


剛才從左源下降,回望入口:

1:20000地型圖上有水線的右源入口,藤蔓反而更多:

繼續沿澗下降...

開始出現較大的落差位:
此約五米高的峽壁算是此坑最可觀的景貌了!

還分了兩層!

一抽黃藤高掛在樹上,意味不明...
下方通過,出澗,60米接龍潭坳和古廟中間的山徑。(12:50)


向龍潭觀音古廟方向走,
缽樹坑澗口村屋又有村狗歡迎...


下半場上溯
廟背瀝仔,46米,
廟背瀝澗口 (13:00):



按名稱所示,「
廟背瀝」主源乃50米分出的左源。

「
廟背瀝仔」則是其右小源... 但澗容比起左源更佳...

決定「
廟背瀝仔」深入。

有人工水管,更有水堰,可以說明以前此坑是有水的!

水堰如今已被土壤填滿,水土流失情況可謂嚴重...


沿坑續上,澗貌比起蕉林瀝好太多了!

雖說之後一段藤蔓都多:


...但少簕,直接撥出通過吧!


65米,脫離藤蔓密位,之後澗貌復常。


至少算是有一點石景吧...

此段接近80米高的石河狀澗坑過後,又有禾草算植物阻路...

難得有比較開揚位置,回望一下後方,很有細澗特色😂


近120米橫山徑了,出澗前最後一段可謂精華段...

一塊五六米高的小斜壁,上攀得幾暢快!


續上,再有另一小壁。

壁頂,澗道正中央已密...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