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3年9月7日晚,打鼓嶺先下起大雨,沙頭角公路率先因水浸封路,再探遊紅花嶺水系的想法從此而生。及後雨區擴闊至全港,而暴雨亦持續至翌日,成了一場世紀大暴雨...
坪輋出發,本打算經坪洋、禾徑山村、
石水古道、
塘肚古道入蓮麻坑,玩
蓮麻坑河及
新桂田右坑。
(圖:坪洋三鄉亭)

橫過
禾徑山路上的新界東北堆填區閘口。

沿鐵欄右方深入,繞至後方
石水古道入口:


石寨下一帶原來已變成工地,將會是新界東北堆填區的一部分。

工地門口仍能見
石水古道旁的小溪。

見路標,但除了入口的一小段路胚外,基本上全段石水古道已被破壞...
結果被工人
屌趕走了😹 要另想方法前往蓮麻坑...


沿
禾徑山路稍出,左方有一水道插入... 原來是源起禾徑山西面的一條水線,下段流入
平原河。

40米,就此上溯
禾徑西坑上禾徑山,應該是去蓮麻坑的最快方法了。(12:20)


但好快又通返!

100米高處的小瀑,應該是此坑的主瀑:

穿林推進:


兩邊都是疏林,可穿疏林推進。

仍有水,可作兩瀑計😹


坑道內生銹的鐵絲網,此位可從旁邊繞過:

返回澗道,餘下可溯部分不多了。


200米,前方已密:(13:20)
左方鏟上山脊出澗,地形圖show有小路的 (不過當然沒有)

再遇鐵絲網,今次從上方踩過吧。


繼續穿林上脊:

210米山脊處,之後沿脊上,並無路胚...

右望乃禾徑山的西脊:

沿脊右轉,出禾徑山山頂前又是疏林。

原來已是禾徑山 (297m) 山頂了。 (14:00)


如果往
紅花嶺軍車路方向離去,現在還須沿堆填區的鐵絲網走落山呢...

海葵雨災過後,
紅花嶺軍車路也有塌泥位封路:
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