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香港東南一角
蒲台水系內較有規模的石澗,除了
大漏斗旁的
流水坑、出海處有瀑的
北流仔坑外,亦有
東樓坑、以及流入島民聚居地
大灣的
大坑。四坑之中以
大坑最乏人氣,而前兩者全溯者亦稀少,因蒲台東面的植披並不友善,澗道上源多見被白藤所佔據。今次溯遊的
東樓坑,澗途則較多開揚坡板,算是
蒲台水系四澗中最易玩的一條。
自碼頭出發先步往天后廟,於廟背下水泳綑蒲台西岸至東樓坑澗口,及上溯窮源出響巖。及後再視乎時間安排泳渡墨洲留下腳毛。
路過蒲台島「
大坑」,目前先加在wishlist之上...

沿路走至
蒲台島西面海角的「天后廟」出發,順時針綑邊:


響巖對下的這段海岸線,以坡板為主。是日西南風3-4級,但炎炎夏日不想在坡板和坡板間的段層走上走落,則最高按計劃落水。(09:15)

「響螺石」:

經「挪亞方舟」,旁邊乃
按摩洞。是日吹西南風,洞口湧不小,不冒險入洞了。


續向東綑:


前方「骰仔石」,乃另一海蝕洞
骰仔洞所在:




此處右方沿岸拐入內灣,就是
東樓灣,
東樓坑出海處:


東樓灣可直望
螺洲的
北流仔:

開始上溯
東樓坑之前,不忘在澗口的水潭過淡... (上面再沒有深潭喇 XD)


20米,坑道左方出現吸引的坡板:

但不要太容易被吸引走,右方林下的山谷處才是石澗所在!


沿澗續走出林,可見50米高處高約三層樓的主壁:


如今沒下雨一陣子,大壁只有黝黑的水漬,未見一絲白水...

可輕鬆正攀而上,下望下方開揚段:

60米以上,坑道收窄許多,水量亦收了不少:

沿坑而上有少少密,但也見得到有人行過的路胚:


70米許,右方有小坡板可繞行一小段:


坑道末段:


前方右側的大坡板離澗位已很接近!


90米,坡板在右,爬上去離澗了。(11:50)


下望:

穿灌木林而上,接另一塊大坡板:


響巖 (152m) 山頂均以坡板為主,頗好走,只是坡板和坡板之間的路胚並不特別明顯。


不久接蒲台島的大路。

下降回碼頭,見要等兩小時才有船,不如順道泳渡往墨洲:

取最短距離線過海,墨洲有
墨洲洞,於小島的東北一角,要逆時針綑少少:


墨洲洞所在處,其實嚴格來說應作「石室」而不是「洞」。


水位1.6米,可游水於下方的隙進入: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