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記得之前上溯營盤坑右源時,於入澗前的村路遇上一老村民,從其口中得知流入此坑共計四源。事後對照地圖,可見的確如此:

營盤坑 / 北大刀屻北坑,源起北屻流入營盤村。其左源以多省藤封路見稱;而右源則多簕,相對人跡更少。而中源者,為四源中澗谷最纖窄的一源,本身探遊前已對水量及澗容不抱太大期望。如今一探,發現此源有隊開發過的跡象,基本上全澗疏通^,而且坐擁了四源中最可觀的一瀑、及最開揚的坡板位,反而成為了四源中最值得一探之一源🫠
^ 但只有坑內疏通,若中途遇上不能正攀之處,要左右繞過,則大概要和不同的植物搏鬥一番...
又係粉錦公路蕉徑落車入營盤村,近一年沒來了...


是日天色昏暗,烏雲罩天,連接蝴蝶山徑的行山徑都亮起了路燈。

右望營盤坑右源的澗谷:


112米,營盤坑左源的入澗小橋處:

不過今次唔係行左源,過橋後繼續沿小路走。

有閘,直接打開通過,再沿路上係仲住緊人的寮屋...

不用接近寮屋,基本上過閘向右下降,就已經是營盤坑中源了:


115米,算是入澗了:(08:50)

但雨越落越大,狹窄的坑道內又多係橢圓形、少手腳位、難以上攀的大石,注定係一場吃力的旅程...

林內平緩的澗道處還好,可以在如此天氣下避一下雷🫠
(好似話就算行雷都會劈隔離嗰電塔先...)




亦都有營盤坑左源都有的蕉樹林:


145米的一個雙瀑:

左邊上攀後返回澗內,湍急的水流令人難以在石峽內立足:

不過至少之後再有連續細瀑,算是十分精彩!



續上仍見蕉林,此時約160米高:



之後又是看似較密的一段,但其實進入後都是通的,只是現在水流太大,行起上嚟比較吃力:



遠處望見兩層樓高的一大瀑:

水量幾澎湃,相信就算細水時都應該不錯,實在幾有驚喜下:(09:30)

但要上攀又要從瀑左較平緩的地方打上去了,中途下望:

沿瀑左一小峽捐上,中途亦要對付一下木質藤本:

180米,從藤蔓中鑽出,乃一開揚坡板,長達10米。不清楚細水時會唔會咁靚,但無論如何這裏應該是營盤坑四源內最開揚的位置。


再上,是約5米高的一瀑:


很明顯水流太急,又要從左邊繞過:


重回澗道,依然精彩:



185米起的一組大石,加上茂密罩天的藤蔓在頂,搞到好似一條隧道咁:



200米許,隧道盡處的一狹窄細瀑,細水時應該可以直上,如今落完雨,就要另行覓路了... (10:05)

下降幾米,隧道左邊有一比較開揚的位置,雖然植披幾乎全部都係簕,但似乎是唯一的出路。

剪到開始手軟,打上後下望:

但仍未過剛才的瀑位,要繼續兜過腳下踩著的大石:

上攀中途石面又濕滑,剪簕也不能剪得太乾淨,否則就無可立足之地... 後望剛才開出來的洞:

差不多210米,玩了一個鐘先升得嗰不足20米... 但至少終於可以重回澗內了。


聽見水聲了,撥開禾草即見一瀑:


下方的澗道是疏通的。如果不是要避過那小瀑似乎可以省下不少時間。(11:10)

沿澗上,見前人留下來的剪口:



仍不斷有細瀑:





250米起,開始有一點上源林區的色彩:





澗道時闊時窄,但無論如何都會好過下源:



280米,有三層樓高的一瀑,可謂營盤坑內數源中最可觀最高的一瀑:(11:40)


右邊繞上:

沿坑續上,大雨後仍未收水:






340米,前方粗藤蔓較多,開始密了。雖然要窮源的話仍可照樣通過,但至此已心滿意足,且下午另有約,就此離澗:

左方山脊乃疏林,就從此路而上:



脊頂較緩處沿途左方,乃營盤坑左源的其中一支:

370米,山脊再變得陡峭:



近山徑了,估計是戰壕:

460米,抵連接打石塘橋頭和北大刀屻的山徑:(12:25)
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