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黃竹洋坑約240米分了左中右三源,除人跡最多的右主源外,多瀑而相對陡峭的左源亦頗有人氣,而黃竹洋坑中源則相對顯得僻靜,欠缺人氣。
時值颱風襲港,掛了八號波,在安排好其它事宜後,見時間尚早,竟能在一小時內成功組隊一探此坑....

黃竹洋村205米入澗 (14:15):


分源位以下的人工建築:





237米,左右分源位先走右源。(14:30)

245米,中源和右源的分源位。

左邊乃中源入口,入口為一斜窄的峽。


上多少少,有連續數瀑:




稍變平緩:


不太擋路的黃藤:



280米許,兩邊相信乃舊田區域,澗道有黃藤封路:

智取,右邊繞過:


剪少少就ok了...

前進十幾米後,重回疏通的澗道。

只要有塌樹,看起來密唷...



再有兩三小瀑,對得起其水量了,不錯!



約330米,坑道漸漸收窄成峽狀,成了一線瀑:



峽頂乃藤蔓交纏的密位,但從中間位窺視之可見後方一瀑,實在可惜!

右邊繞過:

算是進入上源區域了,依然有小瀑,但亦收水不少。


瀑形不錯呢!

355米,再起一偏窄坑峽,再有相對較高的瀑。



Roundup後有一層樓高的尾瀑:

365米的一奇特樹根 (15:20):

此位過後再無瀑了。

上源澗坑中的一大舊石頭:


400米向後回望:

沿坑前進,稍密。



410米,最後澗道消失在一個不容一人進入的細窿內...


似乎頗深呢,原來此乃黃竹洋坑中源之源頭...

往上方略走,乃一個意味不明的井:


此井底部有一深洞,相信能通往剛才的窿...


是軍事建築還是舊時的村落建設?不理了,有興趣時再去探究吧。右方乃谷位,是時候走了。

沿山谷直上:



穿林直出487米近M132的山脊草地,可沿路出至草山的麥理浩徑大道。(15:40)


黃竹洋村205米入澗 (14:15):


分源位以下的人工建築:





237米,左右分源位先走右源。(14:30)

245米,中源和右源的分源位。

左邊乃中源入口,入口為一斜窄的峽。


上多少少,有連續數瀑:




稍變平緩:


不太擋路的黃藤:



280米許,兩邊相信乃舊田區域,澗道有黃藤封路:

智取,右邊繞過:


剪少少就ok了...

前進十幾米後,重回疏通的澗道。

只要有塌樹,看起來密唷...



再有兩三小瀑,對得起其水量了,不錯!



約330米,坑道漸漸收窄成峽狀,成了一線瀑:



峽頂乃藤蔓交纏的密位,但從中間位窺視之可見後方一瀑,實在可惜!

右邊繞過:

算是進入上源區域了,依然有小瀑,但亦收水不少。


瀑形不錯呢!

355米,再起一偏窄坑峽,再有相對較高的瀑。



Roundup後有一層樓高的尾瀑:

365米的一奇特樹根 (15:20):

此位過後再無瀑了。

上源澗坑中的一大舊石頭:


400米向後回望:

沿坑前進,稍密。



410米,最後澗道消失在一個不容一人進入的細窿內...


似乎頗深呢,原來此乃黃竹洋坑中源之源頭...

往上方略走,乃一個意味不明的井:


此井底部有一深洞,相信能通往剛才的窿...


是軍事建築還是舊時的村落建設?不理了,有興趣時再去探究吧。右方乃谷位,是時候走了。

沿山谷直上:



穿林直出487米近M132的山脊草地,可沿路出至草山的麥理浩徑大道。(15:40)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