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12日星期四

石塘左坑左源



南大刀屻西北坡有石塘左坑右坑,從地圖觀之,兩者均分了左右源。過往以石塘左坑右主源最具人氣,而在10年代中期,也有不少小組探遊過石塘右坑的右源,以及附近的各條山脊線。然而,石塘左坑140米分出的左源,則比較缺乏人氣...

大刀刃水系澗名向來有眾多說法,當中石塘左坑亦有牛牯角坑南屻西坑 / 南大刀刃西坑打石湖石塘左坑等名稱,所以此石塘左坑左源也可作牛牯角坑左源打石左左等...

說回此坑特色,140米分源位以後,澗途平緩、稍悶,但清幽且疏通,至270米取右源而上,變成一連串不危不險但很好攀玩的連串小壁,共計高超過60米,而精華段過後乃疏林,出澗相當容易,算是值得一探的閒遊之選。

打石湖石塘村路深入,這條路走過幾次了...


120米,雄牛飲水脊過澗位:


先過澗繼續沿路而上,上少少先再cut入石塘左坑左源吧!




約160米,雄牛飲水脊再一次過澗,這裏已經是分源位之後了。(14:00)




開始上溯,澗道不闊,但算是疏通:


也有若干小流瀑,一個接一個,頗為愜意:






200米以上,變成了一道小石河:




230米分源位:



右源入口闊落,但稍入澗容已經消失殆盡:





取左主源而上:



仍然疏通,再有一兩個小流瀑:






270米,再有左右分源:


取右源以上,乃此坑精華一段,直至350米高處,共計70米攀升:


亦開始需要略剪,但並不棘手:


有小壁需攀:




再有小壁:



壁頂有莽林封路,需要略修:


澗道稍為回復開揚,可以打卡!


此時下望下方澗道,兩旁均為密林,但中間是通的:


之後繼續乃精華段,連續數個小壁可以攀玩:




上頂後下望:


繼續再上,繼續需要爬:








望向旁邊可見坡度約有40-50度,說不上是悶澗:


急升一段完結,350米以上兩邊均為疏林:


此時可任意穿疏林離澗,左方乃橋頭機槍堡脊,右方雄牛飲水脊。(14:55)


橋頭機槍堡脊,路標相當易見。最頂的路線地圖中,則選擇了取經雙羊石澗的上源脫出,也可作參考。





2024年12月10日星期二

往灣仔坑



船灣淡水湖東面有虎頭沙至黃竹角的山脈,其面向赤門海峽的一面,除了老虎笏、鳳凰笏比較為人熟悉外,中間亦一有海灣,名為往灣仔 / 旺灣仔。此往灣仔有一澗流出,曰往灣仔坑最適合不過。昔日聽過山友以「短小精幹」描述之,所以早年已產生興趣,但一直礙於位置偏遠而一直未探,剛好現在入冬,趁筆者在港,決定快手探遊一下此秘澗。

一大早出發,6點40分的20R抵達烏蛟騰,先快步走至鬼手岩出發。(9:40)


黃竹角咀北面乃著名的「火紅海岸」;而南邊的「ET海岸」則比較欠缺人氣,而且沉悶,但今次向往鳳凰笏方向則要走過這一段。


沿途經過黃竹角南岸唯一的海蝕洞「赤門洞」。


過了鳳凰笏,唯有下角有需要濕水橫渡的地方,之後都是平緩路段:


前後綑邊約三個鐘,終於抵達往灣仔。(13:15)




往灣仔坑澗口:




初段比較平緩,和鳳凰溪差不多,只是規模比較細。




景色以小流瀑、小潭為主。








直至海拔20米起,開始有明顯攀升,流瀑亦都越來越高:


坑內形態最秀美的瀑布內藏於此:






40米,一右源分出,此源指向鵝髻頂 (219m)以南的205米高副峰。



左源入口反而較多藤蔓,但流域更廣,而且更方便撤走:



此處應取左源而走,亦有小石峽要繞過:


43米,再有分源,左源入口不少,其實上源水線也頗長的:



如今走右源,應該更易脫出:




坑旁亦有石砌牆,之前應該有人跡:


沿澗攀上一段,下望下方:


繼續上,仍然有澗容:






澗道收水,繼續上升至80米,眼前出現一石洞,乃此往灣仔坑另一精華位:


此處取右方爬上:


最後的一兩塊小乾壁:




100米以上,雖然仍有坑道可通行,但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就在左方:


此處好像有疏位可以脫出,就此離開:


此路可以跟到一半,之後可能跟甩了,大概需要剪二三十米:


溯玩了不消一個鐘,船灣淡水湖郊遊徑脫出。(14:10)


約下午四時出返主壩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