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九大石澗之一的
苗三石澗分支眾多,從出海處三椏涌向上源數起,北方分源者以源起至
吊燈籠南坡的
犁頭石坑及
吊燈籠南坑最具規模;南方者有於
下苗田分出的
下苗田坑 (土名:
食水坑) 最為人所熟悉。
下苗田坑以西,有一支流於
上苗田流入
苗三石澗,其發源處的山脈有土名
下三排,但坑則向無定名,姑作
上苗田坑辨別之。

現取
上苗田坑的右主源,此坑中段有不少流瀑,精華段於其100-140米高處,其中不乏中小型具船灣水系特色,由沉積岩組成的壁和瀑;精華段之下至
苗三古道處為廢村田乪澗道,可見石砌牆、水堰等人跡;惟上源莽林封路位較多,但也不難通行。總體而言,此坑絕對有其探遊價值。
上溯完
石水澗左源,出脊,210米始下降,進入
上苗田坑。

近脊處為密集的竹林,用力衝過。


170米之下,還有一平流段有莽林、芒箕阻路,需要穿過。


160米之下,
上苗田坑澗容大幅改善:


往下已有小壁:

不太密,還可接受!亦開始見小水潭。


上苗田坑的精華段在140米之下,有着不比
下苗田坑差的沉積岩澗道。

一瀑約兩層樓高:

形態各異的小流瀑:


下方似乎是一落差位喎... 側邊有斜出的岩石,和
下苗田坑有幾分相似。


115米,此
上苗田坑最具美態的一瀑:

100米以下,進入舊村廢田段,偶有塌樹封路:


75米的左右分源,此左源入口也不小,來日可以再探。

沿澗再出,可接回
印洲塘郊遊徑。
72米,接
印洲塘郊遊徑。(10:45)

此
上苗田坑流入
苗三石澗: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