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鶴咀半島西岸的石河從北往南數起,分別有
地洞石河和
響石塘石河。前者因其精華段近鶴咀道車路,易出易入而不乏遊人/路標;後者則位於荒廢已久的鶴咀下村以北,一直以來人氣較少,經歷長時間的植林、林木演替,現今此石河的絕大部份表面已被雲實等藤蔓所覆蓋,以致
響石塘石河非常隱蔽,在衛星圖上也難以發覺。
如今
響石塘石河上的植披不乏簕,的確會令探遊人士不快。然而,此石河其實規模頗大,自25米起至100米高處有石景可賞者其計兩段,有其吸引之處。近日想起來這條名不經傳的石河,終決定成行一探。
鶴咀道下望
響石塘石河所在處:

衛星通訊站的T字路口處,120米開始下降進入
響石塘石河。(10:00)


一入就已經要打林,最難搞的還要數帶有尖刺的白藤。


115米,似乎要入疏林了?

不好了,還要繼續打林呢...

剛才下降通過的「路」:

幸好成功找到
響石塘石河的頂點入口,有96米高處此墓作記。(10:25)


很好辨認的墓,左右各有兩石獅。


下降
響石塘石河上段:
石堆中右側鑽出,豁然開朗!


之後點走呢? 正面藤蔓太密了,不可能打通:

右邊藤蔓亦多,但至少較易打...

此處中間剪少少就能過:

90米,下方又繼續是石堆:



要下降還須打破大石間的藤蔓網:

之後離開上段的響石塘石河,向下降必須穿過夾雜大量雲實的石坡:


剛才是從此方向下降過來的,過完就好似沒剪過咁...

繼續下降,用體重在植被上壓出一路:


70米,從此進入
響石塘石河的下段:

可以以此凸出的石頭為記:

捐入去石堆之中吧,比起在藤蔓上強行下降舒服多了。


爬出乃石堆頂,好開揚喎!

回望後方:
正面下降要克服一大落差位,繩索必不可少,沒有準備的最好從左方繞下:

左方莽林中的石隙下降:

有兩層樓高的v峽,峽下方乃深不見底的石罅:

對撐緩降克服此難關後回望石峽,心有餘悸...
原來已經過了一半了,繼續下降吧:


再從被莽林覆蓋的石河中鑽出:


可以小休的平台,有得休要好休了!

回望被藤蔓封印的石景:

前方一三角石頂,是更高的落差位,不宜正面下降:

左方鑽入林中石河下降:


側望此有規模的石陣:

想續從較緩的左側下降,用刀剪、用身壓林少不了...


30米,繞至石陣底:(12:00)


此處是一大棵榕樹,樹幹臂展極廣,應該相當古老了... 故也有人稱此為
榕樹石河。



亦可以從此觀賞
響石塘石河內最開揚、具規模的大石陣:

榕樹處下方續降,都要繼續打林: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