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箕托北坑,源起烏蛟騰芬箕托 / 糞箕托 (369m) 向北流經珠門田出荔枝窩,乃荔枝窩河的一上支源。一般而言冇人會玩78米之下一段。而自78米入溯起即有分左右二源,過去旅者多數都會取右源上溯。然而,不論是左或右源,澗底也以茂密多簕見稱;上段則同為芬箕托陡峭的北坡,不乏壁瀑。
之前掃船灣水系諸澗,唯獨此坑一直未去,想去久已...今次上溯完
桅尾嶺西坑,時間尚早,決定下降分水凹 (183m),再上探此澗。
荔谷古道轉入往梅子林方向的山路。

芬箕托北坑78米入澗山谷位:(12:20)

初段少少密,還好吧。(一來就miss了分源位🤡 此乃左源)

沿坑道疏處走,有簕但無須大剪:


至此才發現正身處於
芬箕托北坑不覺有人溯遊的
左源的100米高處... 原來入錯源了。

前路茂密峽窄如斯... 既然是行錯源,要不要現在折返呢?

即管前探一下,乃十分窄小的流瀑:


入林?


110米,
芬箕托北坑左源兩層樓高的一瀑,可正攀而上:(下降則可取扶右方樹幹借力)

連瀑喎,共有三層...

陡直一層半樓高,主瀑及兩旁的手腳位甚少,似乎可上不可落...

從地型圖可見此源上段 (特別是175米-200米) 澗道比此段更陡峭,如果連此段都冇揸拿,又未不確定有前人探過,還是沿路折返從
右源上溯吧...


原來此乃較多人溯遊的
芬箕托北坑右源分出位,入口莽林封路,好隱蔽呢... (13:00)


黃藤封路,但左邊有疏位兜過。


沿途少量前人的剪口,今次沒走錯源了。


122米分源:

左源入口不小:

右源入口的一瀑則較窄,且更多人玩,從此而進。

一窄石峽中上升:

久違了的藤蔓封路,右邊智取。


好快通返~


180米,一小堆黃藤後方乃此源此支的主瀑/壁。(13:50)

有兩三層樓高:

取右方泥坡樹根處上攀,亦要小心誤信枯枝。


此後急上路段較少:

又一藤蔓封路位,從右側的洞智取。

200米,上源坡度平均,已完全收水... 估計冇嘢好睇了。

320米,接入芬箕托山脊上的大徑。(14:25)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